科普干货 | 破解药物“偷走”的那些血小板

2025-02-11 14:52党政办

 

 

破解药物“偷走”的

那些血小

 

 

 

 

  健康科普  

 

 

 

病例简介                                 

 

      2024年12月20日,一名女性患者因一周前体检发现双肾多发结石一周入院。无腰痛、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及里急后重感。无明显咳嗽、咳痰、胸闷、气促、腹痛、腹胀、腹泻等不适。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门诊拟"双肾多发结石"收住院。患者起病以来,精神、食纳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

 

      患者既往体质一般,10余年前行左肾切口取石术,有"高血压病"病史1年,最高收缩压160mmHg,现规律口服氨氯地平5mg每天,无"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外伤史,无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个人史:生于原籍,在原籍长大,无长期外地居住史,无疫水、疫源接触史,无饮酒史,无吸烟史,无治游史。家族史:家族中无传染病及遗传病史。

 

专科情况

 

      双肾区无隆起,左肾区压痛、叩击痛,双侧输尿管行程区无明显压痛,膀胱不充盈,膀胱区无压痛。

辅助检查

 

      外院B超显示:双肾多发结石,脂肪肝。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白细胞酯酶:500,白细胞2+,亚硝酸盐+。尿培养检出大肠埃希菌,菌落计数≥10*5CFU/ml,血型:A型

患者12月21日PLT出现断崖式下降,实验室人员根据异常结果复检规则进行镜检:镜下血小板数量极低,可见大血小板,无聚集现象,每油镜视野可见0-2个血小板。重抽血常规PLT仍低,且更换枸橼酸钠抗凝管不能纠正。

 

 

 诊疗经过

 

      12月20日医生考虑患者泌尿道感染伴发热予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 BID抗炎及补液处理;12月21日值班医生接到危急值报告后迅速对患者进行了全面检查,未发现患者身上有瘀点、紫癜或明显的黏膜出血等血小板减少的典型症状。随即,申请肿瘤血液科、药学会诊。会诊考虑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纳导致的血小板降低,停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服用利可君片,注射人白介素-1,升血小板,改用阿米卡星抗菌药,予以停用哌拉西林后血小板逐渐上升。12月25日患者进行手术,手术顺利,12月26日复查PLT:194*109/L,后出院。

 

原因分析

 

      对于该类血小板突然降低的病例,实验室应首先排除抽错血,询问护士,否认抽错且复核血型,血型一致、排除实验人员操作、及仪器误差,重抽并镜检确认标本血小板的真实情况。

1.考虑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细菌和病毒感染可引起血小板快速减少,具体的机制如下

▷病毒或细菌等微生物入侵后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

▷细菌脂多糖激活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致使血小板在肝脾中滞留和消耗。

▷过度的炎症反应引起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

该患者炎症指标WBC计数、CRP检测大致正常,仅尿白细胞酯酶2+,亚硝酸盐+,可排除?

2.考虑免疫系统疾病及骨髓功能障碍,该患者入院时血小板正常,可排除。

3.药物诱导性血小板减低(DIT):

具体分为两类

药物诱导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DITP):主要是通过体内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引起血小板的激活、清除和破坏,从而引起血小板计数下降。

药物诱导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NDITP)血小板计数下降通常发生缓慢,血小板计数下降的程度呈剂量依赖性,一般停药数周后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为可逆性。

由于该患者仅出现血小板减少,不伴全血细胞减少可排除骨髓抑制性血小板减少;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般会引起血小板轻度减少,而该患者属重度血小板减少范畴,故排除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且该患者血小板减少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后,考虑两者有一定相关性。

派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机制主要有4种:

▷可直接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而减少血小板生成;

▷选择性抑制骨髓巨核细胞生成或对骨髓巨核细胞产生直接毒性作用;诱使血小板构象发生变化;新抗体的产生可与细胞膜结合,并激活补体,导致血小板破坏、引起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或质量缺陷;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该药具有抗原性,进入人体后产生药物相关性抗体,药物抗体复合物附着于血小板膜上与补体结合,使血小板聚集破坏,导致PT降低;

▷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该药进人人体后对血小板有直接破坏作用,造成血小板破坏增多,从而引发血小板减少。

派拉西林钠他唑巴坦说明书—不良反应

      由于DIPT大多数单纯见为血小板减少,并无其他相关的临床症状,处置措施为及时停用或替换相关药物DIPT大部分可逆,及时准确对症治疗有效,对于有严重出血患者可给予糖皮质激素,血小板恢复正常后即可停药,危重患者可输血小板改善症状。

 

 

END

 

文章来源 | 夏乐欢

文章编辑 | 李文娟

一审 | 陈平平  二审 | 陈荣梅  终审 | 刘德华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医院微信公众号
医院微信订阅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