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 胃肠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刘固:看到患者康复 一切辛苦都值得
2024-06-17 15:32党政办

随着环境污染严重、年轻人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嗜好以及心理压力大,让很多人患上了胃肠疾病,导致患者苦不堪言。在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科主任刘固带领科室团队不断更新自身医疗技术水平,为患者减轻痛苦,造福郴州老百姓。
“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一些口味很重的,糍粑、红薯、板栗这些都不要吃。不要吃药, 一定要注意饮食,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吃很难消化的食物。”在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胃肠门诊室,刘固正在跟一位术后前来复查的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反复叮嘱对方要注意日常饮食。
“我是2003年上大学。我们高考的时候,非典还没结束,当时进考场都是测体温进去的,考完以后,我觉得医生这个职业很神圣,可以救死扶伤,考完以后就填了学医这个志愿。”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刘固说。
今年41岁的刘固,从2010年大学毕业后,就一直与胃肠疾病打交道。2023年,他来到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工作。
“(来)三医院第一个感觉,这边的医护服务态度各方面对病人态度蛮好,很热情。我也是刚刚来的新人,(同事)都比较友好,感觉是比较温暖。三院的领导们对学科发展也是大力支持的,让我们觉得总是想做事,有那种做事的冲动。”刘固说。
对于新的工作环境,他很快就融入了进去,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刘固不断钻研新技术,挑战学科难题,带着科室团队开展一次次新的技术项目,让患者的就医体验感大大增强。
“来了以后就开展全市首台三孔法NOSES。 什么概念?就是以前我们做结肠癌手术,大概要需要这么大一个切口, 要15到20公分的切口。我们做NOSES,就是腹壁没有任何切口,号称是微创中的微创,用做阑尾炎手术的切口来做结直肠癌,所以病人恢复特别快,第一天就可以下床活动。” 刘固说。
刘固说,随着都市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速度的加快,工作压力、生活负担、三餐不定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常态,随之而来的是正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形成显性或隐性的胃肠疾病。而往往,人们对自己的胃肠疾病并不重视,总会用一些肠胃药应付,久而久之,变形成了各类胃肠顽疾。
“我们现在主要的病人,一半的病人都是肿瘤病人,第二个急腹症,比如说阑尾炎、肠梗阻、穿孔,第三个还有各种疝气病。” 刘固说。
胃肠道疾病在形成之前或在被明确诊断之前,常常就已经有了某些不适反应甚至是典型症状。然而由于其常见和多发,往往容易被忽视,患者直到病情严重到不能再拖下去的时候,才前去就医。胃肠疾病的一些信号包括嗳气、呃逆、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等,如患者发现有这类问题,就该第一时间意识到可能是已患上了胃肠疾病,应立刻主动就医。
“肿瘤的治疗,我们一贯主张是叫做综合治疗,它主要包括术前的辅助性治疗、手术治疗、术后的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化疗、靶向治疗,还有就是定期的复查、随访。我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刘固说。
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刘固每年接诊病人500余人,开展各类手术300余台,在郴州市率先开展结直肠癌3孔法NOSES手术,率先在郴州市通过taTME技术行直肠吻合口狭窄切除。
“刘主任业务能力还是很强的,工作中也比较细心,比较有耐心,作为家属肯定是非常感谢他,用他的专业能力不只是帮助了我们,肯定还帮助了不知道多少个患者,觉得医生这个职业真的很伟大 。”患者家属说。
“觉得学医再辛苦,也是很值得的。病人恢复得很好,让我们感觉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非常值得的。下一步,我们要开展一些新的技术项目,在郴州市别的医院不能做的,我想把它开展起来,可以造福更多的老百姓。” 刘固说。
个人简历
学 科
带头人
刘 固

2010年硕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原湖南医科大学),目前为暨南大学外科学在读博士,2022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进修学习3个月。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每年接诊病人500余人,开展各类手术300余台,其中三、四类手术150余台,在郴州市率先开展结直肠癌3孔法NOSES手术(经自然腔道取标本,微创中的微创),并率先开展taTME手术(经肛直肠全系膜切除术),为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创造了机会。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其中SCI 2篇,核心期刊3篇。主持各类科研课题及项目3项,其中郴州市科技局课题1项并已顺利结题,湘南学院校级课题1项,参与各种省市级科研项目3项。
擅长领域:胃癌、结直肠癌、小肠肿瘤、胃肠间质瘤等各种消化道肿瘤与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各种腹股沟疝、股疝、闭孔疝、切口疝、食管裂孔疝等各种疝与腹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消化道穿孔等各种急腹症的诊断与治疗;能够熟练开展胃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根治术、各种疝修补术、阑尾切除术、消化道穿孔修补术、肠粘连松解术等各种开刀及腹腔镜微创手术;能够熟练开展减重手术,为肥胖症、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