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日记 | 命悬一线 我不放手 来自一名ICU医生的深度思考

2024-07-22 08:55党政办

2003年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毕业,2006年元旦正式成为一名 %医生,那时 %专业还没有自己的学科代码,那时的 %医生晋升职称选择的专业五花八门,那一代 %人就是拓荒牛。

出生牛犊不怕虎的我,在完成临床医疗工作之际,2007年开始涉足临床科研。当时没有任何科研基础,多方查找 %的数据,找了几年长期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例并进行归纳总结,写了一篇文章。那时作为住院医生的我,没有晋升职称要求,没有论文的压力,更没有基金的支持,却毅然决然投稿到了中国大陆在急危重医学权威的杂志《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现在叫《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文章竟然被李银平老师看中,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返修后发表了,让我有一种被伯乐相中的感觉,因此,后来的我就坚持在重症的道路上义无反顾的走下来。此后选择呼吸治疗作为自己的亚专业,进修(北京协和医院M %等)、出国访学(加拿大温哥华总医院),在医学进步的道路上步履未停。

 

查房中的王盛标主任

“危重患者疾病凶险,分秒之间定要做出决策,堪比高空走钢丝,怎么走都是风险与压力。”因此, %医生被称为“医生里的救火队员”。在没有ECMO时期,我也成功抢救过心肺复苏132分钟的危重患者,获得过3次医院评审的危重患者抢救成功奖一等奖,也多次被评为市优秀主治医生及医院的十佳医生,也曾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应聘过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医院及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均应聘成功被邀请过入职;书写的关于脓毒症的单篇论文《四种评分系统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附311例回顾性分析》被引过90余次,被《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主编何小军在他的关于脓毒症中文研究搜索的数千篇文献中被引用率位列12位,被评为国内脓毒症研究方面的高影响力论文。

 

服务基层行——临武县中医医院

扎根重症救治领域近20年,以敢打硬仗、能打硬仗、打赢硬仗的心态投入一个又一个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变一个又一个的不可能为可能。先后承担了2008年郴州市重大冰灾、2009年重症甲型流感、2014年重症禽流感、2014年嘉禾重大煤矿事故、2017年王仙岭重大交通事故等严重公共卫生事件重症患者的医疗救助工作,尤其在2022年全国性的新冠感染期间,带领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承担北湖区重型新冠患者的救治工作,扩张重症床位至20张,并开辟亚重症病区床位36张,历时月余,为北湖区重症新冠患者乃至全市重症新冠患者的清零作出了贡献。

 

 

 

命悬一线 我不放手

Life is hanging by a thread and I won't let go

 

 

 

 

 

写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自己也很优秀。但当我拜读了基本上是同龄人薄世宁医生的《命悬一线,我不放弃, %生死录》,我才发现自己前面所谓的优秀简直就是井底之蛙,见识有限。薄世宁医生在他的自序中提到:我为什么写这本书?当遭遇生死攸关的疾病时,患者、患者的亲人、医生都会面临困境、困惑、思考和选择,我们需要剖析它们背后的原理、情感、人性和决策思路,然后问自己:“如果我遇到这些问题时,该如何决策?”书中精选了19份病例,每个病例疾病不同、救治技术迥异、疾病转归各异,患者及家属对诊治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但每一个病例都诠释了作者想要突出的一个主题,并在诠释主题的同时提出了人生命中许多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

 

张孝骞老前辈说:“治病救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告诉我们的是在医学中应该时刻保持谨慎戒惧的心态,时刻查找患者病情演变的蛛丝马迹,让每一个患者都成为我们的老师,促进我们进步。金乌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在工作中都有可能发生错误,但是我们要坚决避免的是可能导致中、重度及以上不良后果的错误所以需要对每个病人的救治过程进行反思。

 

送医送药送健康义诊活动

 

健康宣教

 

好医生要有技术、有态度,还要在历尽千帆日趋理性后,还能在内心深处保留一份感性。 %是最能见证人心的地方。医生救命,更要学会救心。只有与死神擦肩而过,才能真正讲清楚人在患有可能危及生命的重病时的困境以及如何摆脱困境。医疗的本质是支持生命的自我修复。健康时珍爱他,疾病时抓紧他,离别时安慰他,分别时铭记他,这是人类对生命最高的理遇。

 

 

 

我们每个人都肩抗使命而来

但找到适合自己的使命难

为之奋斗一生更难

书中最后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历尽千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归来依然是少年。人类真正救命的知识不在书本上,而是在救命现场,在命悬一线、瞬息万变的临床实践中。“命悬一线 永不放手”也将成为我从医的座右铭。

 

 

个 人 简 介

王盛标,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系湖南健康管理学会第一届重症医学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郴州市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曾赴加拿大温哥华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研修重症医学,在国内三级甲等医院从事重症医学16年,2021年调入郴州市三医院工作,尤其擅长各种危重病的处理,如: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气道管理及呼吸治疗、多发创伤的救治。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中华系列核心杂志论文5篇,统计源期刊论文5篇,参与国家级医学课题1项、省级课题2项,主持市科技局科研项目1项、湘南学院课题1项,获得国家级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项。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医院微信公众号
医院微信订阅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