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院动态 | 郴州下湄桥有个地方 很多人慕名而去
2024-05-13 11:46党建办
4月16日,45岁的许某经人推荐
来到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北院
(以下简称“市三医北院”)
中医康复科主任医师黄杰斌的诊室
他腹痛腹胀腹响10多年
四处求医无果
做过十几次胃镜检查
吃过不计其数的药物
头晕乏力、失眠焦虑、情绪异常也随之而来
黄杰斌对其进行一番
望、闻、问、切后
笃定开出纯中药处方
“这是典型的胃神经官能症状
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
若能遵医嘱服药,先服5剂
休息一周复诊后再服5剂
一个月后定能改善”
黄医生的药方让许某有些吃惊
“比想象中的便宜多了”
不开贵药,只求疗效
是黄杰斌20年行医的准则
许某的药方中原本有一味酸枣仁
考虑到1.6元/克、每剂30克的用量
是笔不小的开支
黄杰斌特意调换成具有类似疗效
价格却便宜很多的
浮小麦、甘草、大枣
黄杰斌说,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
如何用最便捷的法子解决患者的急难
是值得医生一生坚守的课题
“医者,眼界不应停留在‘创收’上
当以‘心怀患者 救死扶伤’为追求 ”
4月11日,看着73岁的老父亲
与死神抗争了50多天后
居然能活着、笑着走出市三医北院
廖建平难掩激动、感赞不已
“多亏有市三医多学科协作
和中西医结合的康复理疗
家父才能屡次逢凶化吉、重获新生!”
2月,廖老因大脑放射区腔梗致呼吸衰竭
被紧急送往市三医 %抢救
情况一度十分凶险
多学科专家教授齐心撸袖上阵
冲破循证医学羁绊
通力协同合作
使用纤支镜肺部灌洗
静脉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
中药兴奋神经疗法等
终于力挽狂澜将其从死神手中拽回来
中医有言:大病三分治,七分养
在 %躺了半月余、捡回一条命的廖老
随时有并发感染、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
甚至猝死的可能
后续的康复治疗至关重要
因为信任,廖建平果断决定将
父亲从 %转至
北院中医康复科接受进一步治疗
看着全身上下插着
气切导管、胃管、导尿管的老人
黄杰斌深知情况不容乐观
尽管棘手
他依然鼓励全科室医务人员全力以赴——
紧密观察廖老的病情反复
采取中西医结合理疗法
制定细致科学周全的康复计划
每周一次病情讨论、方案调整
吃中药提正气、促神经恢复、排痰
运用西药抗感染、化痰止咳、营养神经
肺康复以排痰并提升心肺功能
同时加强营养支持
持续进行针灸、推拿
肌力训练、膀胱管理和饮水计划
在科室护理团队24小时轮流值守
35天专业精心的护理下
廖老逐步撤除呼吸机
成功拔出气切导管、胃管和导尿管
四肢肌力逐步恢复
身体状况明显好转

今年43岁的黄杰斌
出身医学世家
2008年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专业
师从国家级名医、博士生导师贺菊乔教授
并先后赴广州、深圳、长沙等地进修学习
七年漫长的本硕连读和
20余载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实践
让他积淀了
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2022年初,黄杰斌临危受命
从市三医总院调任北院中医康复科
尽科室带头人之责
发挥专长、盘活资源
扭转科室每况愈下、入不敷出的困境
他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
中医文化理念
贯穿科室建设始终
并经常鼓励科室年轻医护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与信息日新月异的当下
作为医者
要永葆学无止境的激情
通过
“临床经验的实践积累+
书本理论的潜心研习 +
典型病例的复盘总结+
先进技术的学习吸收”
不断精进医术
伴身多年的导尿管成功拔出,患者欣喜不已
黄杰斌告诉科室成员
市三医北院深踞下湄桥老旧片区一隅
目前还少为人知
登门患者多是经人推荐、慕名而来
他们大多有一段曲折的求医问药路
满怀信任和期待
值得大家好好珍惜
诊疗中要共情患者的急难愁盼
做到辨证施治、做好情绪疏导
要用“疗效好、费用省”的患者思维
开药方、定方案
同时建立友好和谐的医患关系
正因为如此
两年来
市三医北院中医康复科接诊量
逐月提升 翻倍增长
同时填补了门诊看中医人数的空白
尤其是脑卒中后遗症、骨折康复
和失眠、脾胃病等疑难杂症的疗效
有口皆碑
为市三医北院中医康复科
点赞!
为黄杰斌医生
点赞!
中医康复科简介
【END】
文章来源 | 郴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