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医疗 | 给耳朵“搭桥”!耳内镜下重建听骨链 让患者获新“声”

2024-10-01 10:07党政办

重获

新声

耳朵“搭桥”

耳内镜下微创手术技术是国内近三年兴起的高难度诊疗技术。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刘海艳教授从北京301医院进修后,为医院带回了此项新技术。近日,医院成功实施首例耳科四级手术——耳内镜听骨链重建术,标志着医院在中耳疾病诊疗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达到省市内前沿水平。

 

听骨虽小  失之痛大!

耳内镜下重建听骨链   让患者获新“声”

 

“要不是遇见刘大夫,我差点就再也听不见了,非常感谢刘医生和耳鼻咽喉科的医护人员!”49岁的杨女士,双侧常感耳闷,近2年听力下降,半年前症状加重,开始慢慢流脓,并且伴有恶臭味,听力越来越差,给杨女士的生活及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为求根治,前往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

 

术 中|右一为市三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刘海艳教授

 

 

 

为杨女士完善耳内镜检查,最终确诊为中耳胆脂瘤(右侧)、粘连性中耳炎(双侧)。“患者的情况是比较严重的,胆脂瘤形成后会破坏周围骨质,听小骨往往最先受累,好在乳突里边问题不大,建议尽早手术治疗。”耳鼻咽喉科主任刘柏生教授介绍。入院后,经科室疑难病例讨论,耳鼻咽喉科团队为患者进行了全面评估,排除了手术禁忌症,在耳内镜下通过耳内微小切口,为患者实施了全麻耳内镜下右耳改良乳突根治+听骨链重建+外耳道成形+鼓室成形+外耳软骨切除术,完成精密搭桥,使患者重建听力。术后无明显并发症。

 

毫厘之间显“匠心”!

耳内镜下重建听骨链   让患者获新“声”

 

一个微创手术让杨女士的耳朵不再流脓,更重要的是重获新“声”。杨女士激动地说:“我终于能好好听听美妙的声音了……以前只听说过心脏搭桥,现在才知道耳朵里也能搭桥!”

 

术 中|手术在耳内镜下实施

 

 

 

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刘海艳教授介绍,中耳炎是耳科的常见病。人们得了中耳炎,往往不太急于治疗,大多数中耳炎患者病史超过1年,炎症已把耳朵里面的骨头都侵蚀坏了,药物不能起效,需要以刮骨疗毒式的手术治疗。单纯鼓膜穿孔如果不积极治疗,就可能形成胆脂瘤,胆脂瘤一旦形成会破坏性生长,进一步发展到乳突,更有甚者会破坏面神经骨管出现周围性面瘫、破坏鼓室天盖出现颅内感染甚至生命危险,范围越大手术难度就会越大。以往这种手术是在显微镜下开展,主要是清除病变,需耳后大切口磨开乳突,外耳道后壁大部分缺损,不能形成鼓室,不能重建听力。随着耳外科学的发展,手术方式逐渐更新,不但能通过耳内镜下彻底清除病灶,还能在此基础上重建听骨链,既治疗了疾病,还能提高患者听力。

在不到1个立方厘米的人中耳腔内,有人身体里最小的三块骨头,2个最小的关节,2块最小的肌肉,组成了一个听骨链,它肩负着把外界的声音转换成内耳感知的电信号的重任。听力重建术,就是通过植入听骨假体以恢复鼓膜和内耳之间的稳定链接,达到恢复或改善中耳传声系统功能的手术。由于耳内结构复杂,操作空间狭小,听小骨又为人体最小的骨头,所以通过耳内镜重建听骨链,技术要求高,十分考验手术医师技术。此次首例耳内镜下微创手术的成功实施,是医院在医疗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今后,市三医院将继续致力于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医疗技术,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科普

耳鼻咽喉科团队温馨提示

如果您出现鼓膜穿孔、听力下降、耳朵流脓等情况,请高度重视:

第一,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和诊断,拖久了最后可能失去治疗机会,即使能医治,也会遗留后遗症。

第二,确诊之后积极治疗,听取专业医师的建议,尽早进行听力重建或补偿。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医院微信公众号
医院微信订阅号
官方视频号
官方抖音号